“好多事情我转头就忘了!我父亲就是阿尔茨海默症,我会不会也是啊?”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认知障碍门诊里,52岁的王女士坐在诊椅上,语气里满是忧虑。她向医生细细描述着半年以来“记性变差”带来的困扰:不仅会忘记刚说过的话、出门反复回头检查是否关门,还会错过重要的工作会议,家人好心提醒时,她又会控制不住地烦躁易怒,原本温和的性格变得越发敏感。
“爱忘事儿不一定都是阿尔茨海默症,也会有其他的原因。”接诊医生一边安抚王女士的情绪,一边展开详细问诊。交谈中医生得知,半年前王女士曾因突发脑梗紧急住院,虽经治疗后肢体活动恢复良好,但出院后她并未放在心上,不仅没严格按医嘱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就连烟酒也没彻底戒掉。正是从那时起,“转头就忘”的症状开始频繁出现。
为明确病因,医生为王女士安排了全面检查。血液化验结果显示,她的血压、血糖、血脂三项指标均超正常范围;结合其多年吸烟史,且从未进行过定期体检、也没有规律服药的情况,医生初步判断其认知问题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。进一步的头颅MRI及MRA显示王女士存在“多发性脑梗死、脑白质疏松、多发脑血管狭窄”,而阿尔茨海默血液标记物检测则完全正常。后续的认知功能评估中,她的得分也明显低于同年龄段正常标准。
展开剩余72%最终,王女士爱忘事儿的原因被精准锁定——“血管性认知障碍”。神经内一科赵静主任医师解释道,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会慢慢损伤脑血管,让原本通畅的血管逐渐失去弹性、变得狭窄,这就好比“生锈的水管”反复被杂质堵塞,导致大脑局部缺血,影响了大脑的认知区域,逐渐出现记忆、执行功能下降、言语障碍、情绪或行为异常。
但血管性认知障碍并非“不治之症”,而是属于可控可防的疾病。预防和干预的关键在于“早发现、早管理”:要坚持定期体检;严格遵医嘱服药,控制好血压、血糖、血脂;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,彻底戒烟戒酒,适当运动锻炼;同时也要主动参加社交活动、学习新技能,让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,不断“动起来”。
听了医生的建议,王女士幡然醒悟,开始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、降脂药、降糖药及改善认知的药物,并配合认知功能训练。三个月后,当她再次来到记忆障碍门诊复诊时,认知功能评分已恢复至正常标准,“现在不仅不会忘事,工作效率比以前还高,和家人的关系也变融洽了。”王女士的脸上终于重新露出了笑容。
据悉,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内一科“记忆障碍(痴呆)门诊” 拥有从事认知障碍疾病临床及研究工作的专家团队。经过团队不断努力,2023年被国家卫健委评为国家高级认知中心建设单位,成为河北省第八家暨保定地区第一家高级认知中心,同年加入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联盟。
专家提醒,有上述症状者(因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,或因脑梗死、脑出血后出现了认知障碍并伴有性格改变的人群)、怀疑自己有认知减退者、有痴呆家族史或担心自己有痴呆风险的患者,建议到专业的记忆障碍(痴呆)门诊来就诊,专病门诊将开展疾病的长期随访和全程管理,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,助力患者守护脑健康。
记忆障碍(痴呆)门诊
出诊时间
专家门诊:周二下午
出诊地点
专家门诊: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总院区门诊楼三楼三区5诊室。
就诊须知
1.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有了解患者情况的家人或照料者陪同,如知情者无法陪同就诊,应将患者的主要病史写下来供医生参考;
2. 就诊时请带上既往门诊、住院记录和化验检查报告等。
3. 带上患者目前的服药清单,包括正在服用的保健品;
4. 视力和听力有障碍的患者,请务必在就诊时带上老花镜和助听器。
专家介绍
文字:神经内一科 朱泽阳
编辑:赵洁
美编:傅紫桐
责编:孙宇
主编:郑红
监制:王静轩
就医指南
⊙
⊙
⊙
⊙
⊙
⊙
⊙
⊙
⊙
一键导航金股配资网
发布于:北京市赢赢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